平和/交附/七德/华二/UWC国际学校申请文书要求
时间:2021-08-10
来源:朗思教育
作者:顾老师
说句直接的话,正产情况来看,如果学生的文书不够亮眼的话,那么笔试和面试的机会可能就会大打折扣!
其实需要提交文书的双语高中不止UWC这一所,像七宝德怀特同样也是一所邀请制学校。而且现在越来越多的学校倾向于在正式考试前先提交个人陈述,通过这个环节来了解和筛选学生。
今天,我们就来详细和大家聊聊如何按学校要求写好文书,突破入学第一关?
首先,我们知道不同学校对于字数要求会有所不同,比如:
平和双语:需提交英文个人陈述(1500-2000words)
交附IB:需提交英文个人陈述(300words)
七宝德怀特:需提交英文个人陈述(1000words)(邀请制学校,文书是筛选标准之一)
UWC:申请文书非常复杂,因为它会有非常多的问题,你每一道都要答;最后有一个超过一千字的文书题目,是二选一的题目。(邀请制学校,文书是筛选标准之一,非常重要)
领科:需提交600字个人陈述
从上面的内容来看,需要学生提交文书的学校,绝大部分都是IB课程体系的学校,其中七德和UWC属于邀请制学校,因此只有文书写好了,成绩过得去,才会被邀请参加学校的selection day。
下面以UWC这所学校被录取学生的经验,为大家做一个分享,希望想要择校的家长和同学有所帮助!
1、个人陈述需要包含哪些方面?

第二,你的学术表现——我在学校里面是什么样子的人?我在学校里面擅长的课有什么?我参加哪些活动,得到了什么样的成果?或者说我做出了哪些比较好的项目,在学校里面表现是什么样子的?
第三,兴趣特长——你在生活中是个什么样的人?因为只有把你的学术表现和兴趣特长结合起来,你才是一个完整的人。你在初中的时候,活动经历是什么样子的?只要是你觉得这能够代表你自己的,能够把你最好的一面表现出来的,都可以写。
第四,为何申请——这点非常重要,你对学校了解多少,你跟它的匹配点在哪里?你为什么想要去这所学校?这些都是要在为何申请部分写出来的,很多同学写到最后就忘记了,这点是必须要写出来的。
2、典型学校文书要求总览
一般来说,文书大致可以分为两类,一是常规类,代表学校有平和、交附、七德;另一类我们称之为综合类文书,代表学校有华二AP和UWC。下面,我们逐一来和大家做下讲解。

另外,关于平和,这里需要特别提醒大家的是,平和的校长会自己去看,他在面试的时候,如果你的这篇文书足够吸引到他,他可能会记得你的文书中写了什么,学生一定要利用好这个机会,向老师、向学校展示你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。
相对而言,七德和交附对于字数要求没那么高,但是交附它要求你在面试的时候把文书带过去。也就是说面试官现场会拿着你的文书进行一些提问。所以写的时候千万要追求真实,不要给自己挖坑。

首先它的第1个表格是要求学生们来列一些自己以前的成就,或者说你得过的一些奖励。在介绍这些奖项的时候,一定要讲清楚具体的时间,比赛的内容主题,以及你在其中做了什么样的事情,做了什么样的努力,最好要在这里写清楚。
第2个表格是问大家你曾经参与过的活动有什么?在描述的时候,一定要讲一讲你在这个活动中,承担的角色是什么?你的职责是什么?你的投入度是什么?

第二个问题是让你3选1,250字以内——
1、个人兴趣爱好或者擅长的地方
2、你过去遇到的一次挑战、挫折,甚至是失败
3、有没有一些你觉得和其他的申请者相比,更加突出更加闪光的地方

简单来说校园情境类和家国天下类其实核心是一样的,它还是在考察你对于周围世界的一个关注程度,比如说你在校园里面可能会遇到的一些情况,你会如何做?或者说你在你成长的环境,周围的宿舍或整个校园生活中,你可能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?你能够为周围的世界带来什么?主要侧重在一个更加小范围的环境里。

第二道考的是“家风”,直接上来就问你们家的家风是什么?你认为你们家的家风如何影响了你个人性格的塑造,以及如何影响了你和他人相处的方式。这个题其实非常建议家长可以跟自己的孩子讨论一下,他讨论的是一个家庭的价值观,我们家庭最注重的是孩子的什么?或者说最注重的一个东西,一个品质是什么?品质对于孩子的影响体现在什么地方?那么是如何影响到孩子和他人相处的模式的?

建议大家可以想一想激励他人的经历,也不要是我的三个朋友,这样的话比较雷同了。最好还是你在不同的身份下,对于不同的群体产生着不同的积极的影响力。这样去写的话可能相对来说会更加的特别一点。

这种题目还是建议大家可以写得比较具体一点,不要写得很抽象。

还是要提醒大家一点,既然是一道文书题,它每一个问题相互之间一定是有一条逻辑线的,所以自己在写的时候一定要理清楚,我的过去,我现在跟我的将来如何给它串成一条线,这一点是比较难的。

第二道一个比较著名的导演,他说了一句话:大多数人不快乐是因为总是活在过去,并且对当下的生活不甚满意。请你联系自己的一个经历来论述一下你是同意他的观点,还是不同意他的观点。
